电视剧提质减量时代,“上海牌”电视剧缘何佳作频频?
中青上海校媒记者卜凡 肖尧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王烨捷
6月25日举行的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,收录了50部佳作的《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集粹》首发。在中国电视剧“提质减量”的时代,缘何“上海牌”电视剧佳作频频?
【资料图】
“这些沪产剧,既可以体察‘沪上人家’的情绪心态与人生况味,更可以从中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。”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副会长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李京盛说。
优秀沪产电视剧论坛嘉宾合影。中青上海校媒记者肖尧/摄
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,也是中国影像的主战场。曾经,以《上海一家人》《蹉跎岁月》为代表的海派电视剧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,也引领了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浪潮。新时代,沪产电视剧急需破题。
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、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方世忠表示,上海要建立题材“蓄水池”、用好创制“加速器”、打造最强“支撑力”,营造上海“剧作创制最优生态”。
“蓄水池”该蓄什么样的“水”?最新的储备可见一斑,《大浦东》《功勋》《心居》《在一起》《破晓东方》等赫然在列。论题材,这几部重点创作分别主打红色、都市、抗疫、金融不一而足,但万变不离其宗,“行进中国”与“最上海”两大关键词呼之欲出。
各领域嘉宾正在进行现场讨论。中青上海校媒记者肖尧/摄
从《大浦东》到《破晓东方》,从《心居》到《安家》,无论是新中国诞生之初上海的城市治理,还是当代上海的金融变革,抑或是围绕普通百姓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医、学讲述的平凡生活故事,都具有鲜明的上海特色、浓郁的海派风情。
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、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,沪产电视剧的优秀基因植根于“上海文化”的底色中。30多年前的海派电视剧深深打动过观众的心,也成为那个年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主流。“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创作,植根于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沃土,是以高扬地方的文化优势和审美特色等因素优化组合的精品力作。”仲呈祥认为,新时代的沪产剧应该坚守住那些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过的优秀传统。
在入选的新时代沪产剧代表作品中,有改编自阿耐长篇小说《大江东去》的《大江大河》;改编自著名史传作家刘统纪实文学《战上海》的《破晓东方》,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,以“穿越”式叙事激发出古今价值观碰撞的《庆余年》,对路遥的文学名著《平凡的世界》和《人生》的改编等等。李京盛认为,这些作品“让观众清晰地体察到了在大都市万象纷繁的背景下,生活的涓涓细流是怎样的日夜奔腾不息。”
著名文艺评论家郦国义说,当下如何推动、加深文学与影视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和“双向赋能”,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实践课题,“经典名著传播的美育引领,也应成为两个‘双向’的题中应有之意,值得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充分重视。”
沪产电视剧里有面向全国视野的“大”格局。从全景展现建党历程的《光荣与梦想》到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战犯改造的《特赦1959》,从经侦剧《猎狐》、援非医疗剧《埃博拉前线》,到科幻剧《三体》、军旅剧《特战荣耀》、冬奥剧《超越》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、作家毛尖认为,这些沪产剧叙事丰富了也改变了“MADE IN SHANGHAI”的摩登本质,“真正打开了‘大上海’的格局,也把‘大’变成一种更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前缀”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关键词:
相关内容
- 电视剧提质减量时代,“上海牌”电视剧缘何佳作频频?
- 华峰超纤:近日收到国际某知名车企的项目定点 焦点速递
- 大熊猫圆宝迎3岁生日 台北动物园特制蛋糕
- 【新要闻】5月份江苏金融统计数据出炉
- 2022级小学生家长注意啦 今年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已经启动
- 环球看热讯:别慌,短线反击窗口打开!
- 6月26日网红直播板块跌幅达3% 世界微动态
- 英勇消防员游戏 英勇消防员 全球速读
- 2010cad破解版(2007cad免费破解版)_热点评
- 全球关注:翻译:联合杯第3天前瞻:斯娃泰克+纳达尔登场,赛前接受WTA专访
- 全球热消息:安联锐视(301042):股东减持计划时间过半
- 最新资讯:中央气象台:今明两天华北高温略微减弱
- 【世界快播报】端午假期出游:避暑旅游热度攀升 “文化需求”更受关注
- 2023年湖南高考成绩查询方式
- 焦点资讯:他从普京的心腹,险些成为普京的心腹大患
- 当前聚焦:宁波城市职业学院奉化校区(宁波城市职业学院)
- 光明街道开展退休干部“跟党一起创新·创新者行”实践交流行|世界快播报
- 《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》发布后,首份食品安全检查事项清单出台_世界看点
- 天天看点:被乙级队逼入绝境惊险过关 全华班申花"现原形"?
- 有哪些食材含铁量比较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