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青岛:哈萨克斯坦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国国家级“非遗”胶州秧歌
中新网青岛8月20日电 题:山东青岛:哈萨克斯坦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国国家级“非遗”胶州秧歌
作者 胡耀杰 蔡亚群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(跳得)太好了,每个人看起来非常开心,我也想了解这神奇的艺术……”日前,在“中国秧歌之乡”山东青岛胶州市,哈萨克斯坦籍青年爱琳娜现场观看胶州秧歌表演后赞叹不绝,随即便加入其中,沉浸式体验这一国家级“非遗”的魅力。
秧歌起源于农民插秧耕田等生产劳动,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的民间舞蹈。胶州秧歌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,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,以“男刚女柔、螺旋摆动,三弯九动十八态”著称,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”。
爱琳娜(左二)在学习胶州秧歌。蔡亚群 摄
当日,爱琳娜来到胶州市铺集镇,在铺上社区邻里艺术团副团长高腾的帮助下,穿上秧歌演出专用服装,开启胶州秧歌初体验。“我觉得衣服非常好看。”爱琳娜换上秧歌舞服后原地转了几圈后说道,她细细打量,直夸舞服色彩明艳、设计精美。
爱琳娜告诉高腾,她已在中国学习工作了9年,基于此前胶州秧歌给自己留下的美好印象,体验这种舞蹈的想法早已有之,今天能够近距离接触学习,内心很是期待。爱琳娜希望追本溯源,体验最传统的胶州秧歌。
“踩碾是最重要的。”高腾现场演示说,秧歌的基本功是脚步动作,这也是做好上半身动作的基础。首先要将双手置于后背,脚跟并拢,左脚朝前,右脚向右转,两脚呈“丁”字形,而后双腿用力夹紧,稳定重心,扭动头、腰以及胯部,“一扭二回三撤提”,手上撇扇、“转花”(翻转出花状)……
现场亲身体验后,爱琳娜惊叹于胶州秧歌生动丰富的舞蹈语言、多变的手势,但也意识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。“这太难了。高老师,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?”爱琳娜向年龄相仿的高腾投去钦佩的目光说。
“在我们这里,老人小孩都会跳(秧歌)”,高腾笑言,自己从4岁开始就跟在外婆身后学着跳秧歌,7岁时便登台演出参加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文艺表演。毕业后,高腾回到家乡工作,闲暇时会到艺术团里跳秧歌,近年来一直在胶州市文化馆青春舞团参加培训和比赛。
爱琳娜(中排右三持扇者)与胶州市铺集镇铺上社区邻里艺术团成员合影。蔡亚群 摄
采访完高腾,爱琳娜又兴致盎然找到在场外指导的原林春,了解起她与秧歌的故事。75岁的原林春是高腾的外婆,也是铺上社区邻里艺术团的团长。
原林春说:“扭起秧歌来就会有好的心情,还可以用秧歌把欢乐和幸福传递给别人。”她与丈夫在30多年前便成立了秧歌队,如今已发展成60余人规模的民间艺术团,演出足迹遍布当地,并广受乡亲好评。
“我喜欢扭秧歌,不想让它失传,我们的秧歌队也在不断扩大,希望能让秧歌艺术存续发扬,一代代流传下去。”原林春告诉爱琳娜,自己已经75岁且腿脚不便,跳起秧歌来遭遇不少质疑,但别人不知道的是,正是在富有欢乐和韧性精神的秧歌支撑下,她才得以战胜直肠癌和腿疾,乐观生活,笑对人生。
爱琳娜表示,这次的胶州秧歌体验让自己兴奋且着迷,她理解了秧歌为何能得到中国人的青睐并代代传承。同时,感动于原林春老人的真诚和执着,自己会将这段神奇而难忘的经历分享给亲友,将胶州秧歌推介给他们。“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保持着这种伟大的艺术文化,这真是令人惊奇。”她说。
据悉,胶州历史悠久、文化厚重,拥有“中国秧歌之乡”“中国剪纸之乡”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等“文化名片”。截至目前,胶州市百余所中小学校已通过组建秧歌社团、秧歌表演队,以及开展秧歌课间操等方式实现“秧歌进校园”全覆盖。(完)
关键词:
相关内容
- 山东青岛:哈萨克斯坦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国国家级“非遗”胶州秧歌
- 电压力锅不加热怎么办
- 7场10球!梅西夺得赛事最佳射手和赛事最佳球员
- 借条诉讼时间怎么算
- spandex是什么面料
- 海上运动欢乐多
- 数典忘祖出处(数典忘祖什么意思)
- 卡车股票龙头股是什么?(2023/8/19)
- 什么是NG 什么是ngo组织
- 玩方舟电脑配置最低_玩方舟电脑配置
-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注音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
- 青岛市北区首届创业节活动启动
- 通报批评后,拆了!这个高铁站连夜整改!
- 风门一关就熄火什么原因(摩托车风门一关就熄火是什么原因?)
- 江苏公布12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名单 南京11家企业入选
- 新凤鸣(603225):8月18日北向资金增持5.39万股
- 下盘功夫(下盘)
- 信用卡面签是不是已经查过征信了?
- 九龙建业(00034)发布中期业绩,股东应占盈利1.84亿港元 同比增加21.2% 中期息每股0.26港元
- 危加偏旁组词(台加偏旁组词)